恆生指數
國企指數
恒 指波幅指數近20日

VIX指數 近5日

上証綜指
深圳成指
滬深300

文章漏咗/建議:按此通知
顯示具有 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顯示具有 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標籤的文章。 顯示所有文章

2025年7月16日 星期三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7月16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7月16日


變幻是永恆 生活副刊



幫《晴報》寫專欄近13年,這份報紙可說是見證著我創業和成長。2011年《晴報》創刊,隔年我開始創業。當時《晴報》總編輯潘少權對我說:「之前邀請你寫專欄,你說工作忙碌,現在自己做老闆,應該有時間寫吧?」我心想創業應該更忙,但我知道這是難得的、在優質媒體曝光的

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7月8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7月8日


別讓顧客假裝上帝 生活副刊



在商業世界裡,我們常聽到「顧客永遠是對的」、「顧客是皇帝」、甚至「顧客是上帝」這樣的說法。這些話聽起來像是服務業的金科玉律,彷彿客戶無論多無理取鬧,企業都應該吞聲忍氣。

我從來不相信這套,我認為商業合作應該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礎上。創業的第一天我就對團隊

2025年6月24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6月24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6月24日


理直氣壯收訂金 生活副刊



做生意,盈利固然重要,但現金流才是命脈。帳面賺錢的公司,若現金流長期負數,也捱不到多久。所以我經常強調收錢要快,還要求製作前要收訂金。因為製作公司要收訂金,明星也要收到錢才開工,偏偏行內有些公司寧願借錢也要替客戶墊資,實在令人費解。

開口談錢確實需要勇

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6月17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6月17日


人腦「加工」的廣告才能突圍 生活副刊



有同事跟我說,他擔心未來客戶可能過度依賴AI來評估和篩選廣告方案,從而作出決策,這會嚴重削弱優秀廣告的產出。這確實是一個值得深思的議題——當決策過度交由算法主導,人類的創意與直覺可能逐漸被邊緣化。

這種情況發生的可能

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6月4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6月4日


管理之道在於不用管 生活副刊



經常有人向我請教管理之道,我總是笑說:「做了接近三十年高管,我最大的心得就是發現自己不懂管理,所以盡量不管。」這不是謙虛,而是心底話。畢竟,有誰喜歡被管呢?連小孩也不喜歡受約束,甚至我家那隻貓都不愛聽指令,更何況是成年人?

我們常陷入一種幻覺,認為存

2025年5月27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5月27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5月27日


兼顧家庭和事業 生活副刊



我在工作上認識的許多職業女性都面對同一個難題——如何兼顧家庭和事業。她們往往感到很吃力,難以實現工作與生活平衡。然而,選擇成為全職媽媽也未必可行,她們有些是家庭的經濟支柱,有些即使經濟條件許可,要她們從職場回歸家庭也未必適應,因

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5月20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5月20日


早期訂立分配機制 生活副刊



最近和一位經營企業的朋友閒聊,他是某家成功企業的小股東兼管理人員。他一直主張與員工共享成果,訂立一套合適的分配制度,讓員工可以分享到企業的盈利。但大股東認為應該等企業上了軌道後才考慮分配的問題。企業營運了十多年後的今天,盈利已經非常可觀,大股東又不捨

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5月15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5月15日


拆細比合併好 生活副刊



上星期,國際廣告界的一則重要消息是,全球最大的廣告媒介投資管理集團Groupm宣布改名為WPP Media,並將旗下公司整合成單一營運模式。換言之,旗下再沒有獨立運作的媒體中介公司。事實上,集團今年1月已經解僱了旗下三家媒體中介公司的全球CEO,整合成一

2025年5月6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5月6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5月6日


比退休更理想 副刊



每次與老朋友相聚,總免不了被問及何時退休的話題。看著同期的廣告界行家或昔日的同學,大多已經退了下來,仍在職場奮鬥的,不是投身教育界便是任職政府部門,商界中像我這樣依然不肯退下來的,確實所剩無幾。

如果繼續打工的話,我也可能已經退了休,因為不想退也可能被辭退。但

2025年4月29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29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29日


廣告公司理想規模 副刊



經常有人問我,一家廣告營銷公司最理想的人數是多少?十幾年前創業時,我認為初始團隊最好有3-4人,但成長到12人左右,就要考慮以細胞分裂形式,分拆成兩個或以上的團隊。

人數太少只得1-2人的話,和自由工作者差別不大,創意碰撞不足,難以產出優秀的作品;而一旦

2025年4月22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22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22日


市場看不透 生活副刊



最近有同事問我對2025年廣告市道的看法,我坦言自己「看不透」。同事有些意外,因為在他印象中,我通常都比較樂觀。我的取態是因為全球經濟正深受一個難以預測的人影響,而這人的邏輯思維異於常人,而且反口覆舌。在這種情況下,誰能確定他明天會說什麼,後天又會做什麼?


2025年4月15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15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15日


好好被利用 生活副刊



中學畢業那年,同學們在我的紀念冊上寫下祝福與勉勵的話,唯獨一位同學半開玩笑地寫道:「我還沒有好好利用你,中學已經結束了。」這句話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記,成為我處世的一種態度。我時常提醒自己,要好好地被人「利用」。

在公司裡,我常常告訴同事和合夥人要好好「利

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8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8日


穩健的顛覆者 生活副刊



有媒介訪問提到我會認為自己是穩中求進的策略派,還是敢衝的顛覆者?我認為兩者都不是。如果硬要給我一個標籤的話,我會認為自己是「穩健的顛覆者」。

我是「逆向思維」的信徒。我相信當某種做法與主流方式相反時,如果能具備合理邏輯的話,通常都是正確的選擇。而且由於相同

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1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4月1日


從共享成果到向創業者賦能 生活副刊



近年廣告行業的創業生態發生了很大變化,起動資金和團隊人數都大大下降。科技發展替代了很多基層員工的工作,而且越來越多人不想打長工,市場上出現了大量自由工作者。我們的新創公司會接到項目後才聘請自由工作者,起動初期不需要僱用固定員工。這趨勢也反映在我

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3月25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3月25日


The Bill Gates Line 生活副刊



平台的價值不僅體現在自身的盈利能力,更在於為參與者創造經濟價值。Bill Gates曾說:「當一個平台為所有用戶創造的經濟價值,超過了創建它的公司本身的價值時,它才真正成為一個平台。」這段話被稱為「The Bill Gates

2025年3月18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3月18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3月18日


新加坡零售業比香港蓬勃 生活副刊



上星期我去新加坡探望兒子,為了住近他一些,這次沒有選擇住在市區。雖然不是市中心或遊客區,但附近的商場零售店鋪都營業到很晚,很多店鋪都開到晚上十點才關門,超級市場更是營業到晚上十一點。

相比之下,香港的零售店鋪很多在晚上八點就關門了,即使是銅鑼灣

2025年3月11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3月11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3月11日


我參與你便要擔心 生活副刊



有客戶問我是否還參與廣告的策略和創作工作。我說:「才沒有呢!如果我還參與,你便要擔心了。」

廣告行業一直在不斷變化。媒介、社會文化和消費者的心態都在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。我已經是很多年前的那一代人,難免會與現在的潮流脫節。很少行業像廣告一樣,累積了三十

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3月4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3月4日


解僱的藝術 生活副刊



解僱員工是一場艱難的「分手」。作為管理者,我們都希望盡量避免走到這一步,但有時為了員工的職業前途,或企業的長遠發展,這是無可避免的決定。如何將這場「分手」的傷害降到最低,考驗著管理者的智慧與藝術。

與其事後「炒人」,不如在招聘時謹慎一點。事前多方打聽,面試時

2025年2月18日 星期二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2月18日

人間有晴 - 曾錦強 2025年2月18日


相反理論回報更高 生活副刊



近年國際廣告集團紛紛通過合併旗下公司來擴大規模。我們集團旗下有許多微型廣告公司,有行家問我是否會效仿他們的做法,通過合併來壯大規模。我說我們不僅不會合併,我反而經常鼓勵子公司,如果團隊人數超過12人,最好進行「細胞分裂」,分拆成兩家公司。

國際廣告集